为什么刘备总是打败仗,又每次都能绝地求生?

为什么刘备总是打败仗,又每次都能绝地求生?

23岁那年,刘备离开家乡,立志要像先祖刘邦一样,闯出一番事业。

不过,对比其他势力,刘备50岁以前的经历基本上用两个关键词就说完了,一个叫“屡败”,一个叫“投奔”。

30岁,依附公孙瓒的刘备,被袁绍打败,投奔徐州牧陶谦;

35岁,被吕布偷袭,全家老小被俘,反过来依附吕布;

37岁,再次被吕布打败,投奔曹操;

39岁,被曹操打败,关羽被擒,投奔袁绍;

40岁,官渡之战袁绍战败,投奔刘表;

47岁,曹操占领荆州,刘备在当阳大败,差点连儿子都丢了……

直到50岁时来运转之前,刘备的地盘不过是江东七郡中的五郡,其中的南郡还是借来的。

三国的英雄里,被打败后再重新振作的,很多;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一次次惨败,每次都是只剩下几十条人马,常常连老婆孩子都丢了的“英雄”,就刘备这一个。

不过,如果跳出这段历史,把刘备想象成一个“创业者”,这个失败率一点都不奇怪,Funders and Founders发布的调查显示,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%,第二次是20%,第三次是30%……

刘备之所以也名列“N次创业者”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“先天不足”。“煮酒论英雄”里提及的曹操、袁绍、袁术、孙策、刘表、刘璋、张绣、张鲁、韩遂……,都是有背景的创业者,要么一起家就自带地盘,要么有大把的社会关系。

而刘备呢?平头百姓一个,编草席为生,他的“皇室血脉”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社会资源,是真正的白手起家。

现实就是这么残酷,朝中无人,再拼命也没用。刘备23岁拉起了一帮人马,但直到30岁的七年间,都毫无存在感。

先天不足也就罢了,此后20年间遭遇的一连串败仗,难免让人觉得刘备的能力也有问题。

有人说,失败不能说明什么,刘邦不也常常打败仗吗?

差别大了,刘邦的历次失败,都能保住人马和地盘,在战略是成功的。反观刘备这二十年,基本没有什么战略,被A打,就投奔B,被B打,再投奔C,吕布、曹操、袁绍、袁术,个个都当过他的盟友,也当过他的敌人。直到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后,才定下了“联吴抗曹,横跨荆益”这样一个几十年不变的长期战略。

这就引发了三个问题:

第一、为什么刘备打了败仗之后,很快就能恢复过来?

第二、为什么刘备这样明显的“枭雄”,每次都会有人收留他?

第三、为什么刘备这样的“常败主公”,关张赵三人始终追随他,还不断有人投奔他?

事实上,这正是古今创业者们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。

相关推荐

一张图教你搞定Mac App Store 应用安装包存储路径
best365官网登录下载

一张图教你搞定Mac App Store 应用安装包存储路径

⌛ 08-06 👁️ 255
《逆战》换购活动攻略:时间、频率与划算参与指南
原创:活体饲料之杜比亚蟑螂
365足球

原创:活体饲料之杜比亚蟑螂

⌛ 07-26 👁️ 6417